您現在的位置是 > 徐州市兒童醫院 > 臨床科室 > 病理科
病理科
發布人:admin 最后更新時間:2023年5月31日 共點擊:58193次
一、 科室沿革
在院領導及上級主管部門和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 于1990年創建了病理科,當時僅有診斷醫生聶小妹一人,科室由診斷室、技術室、取材室構成,屬于醫務科管理,1991年初由徐州醫學院大專班畢業的張大文分配至病理科??剖页袚酸t院的病理標本的診斷工作,從制片、閱片到發報告。由聶小妹主治醫師負責科室工作。2003年由檢驗專業畢業的房成醫生轉入病理科工作。2015年12月聘戴文森、劉慧主任醫師負責病理診斷,張大文醫師擔任科室副主任,主持工作?,F科室主要工作由單一的病理診斷工作發展為常規病理診斷、快速病理診斷、免疫組織化學、皮膚脫落細胞檢查、染色體檢查、呼吸道病原學檢查、遺傳病基因檢測以及聚合酶鏈式反應診斷多元化的診斷項目。2010-2012年我科引進王晗及吳寶玉病理診斷醫師,2016年我科進來曹霜技師負責病理技術,現在職病理科醫生6名,其中高級二名,中級職稱上三名,主管技師一名,技師一名。
二、 診療技術與科研
1990年,開展了常規石蠟切片,病理學檢驗,HE染色,以及兒童尸體解剖,年標本量100例左右,尸體解剖年3~5例。1991年開展快速病理診斷,能在一小時內做出診斷,指導手術范圍,1997年開展了免疫組化工作,以及特殊染色工作用以明確診斷,在判斷病變組織起源,腫瘤組織起源,指導臨床治療,提示腫瘤分化成度以及預后起到重要作用。1993年開展了染色體的診斷工作,2000年開展了聚合酶鏈式反映的診斷工作的工作,現病理標本量由最初的100例左右上升到3000余例,聚合酶連鎖反映也由70余例到現在的1000余例。
科室自建立以來積極服務于臨床,協助臨床明確診斷以及搞好科研工作,積極開展死亡兒童尸體解剖工作,為臨床病例討論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積極參予臨床的科研工作在【先天性無肛畸形兒直腸遠端腸壁內運動神經形態學研究】、【小兒血管瘤雌激素受體表達水平的研究】課題中病理科做了大量的工作,科室也積極申報課題,2006年申報的市課題【 先天性巨結腸類緣病的臨床病理研究及術前診斷的探討】圓滿結題??剖胰藛T努力進取積極向上,為了提高診斷水平科室人員先后在徐州醫學院、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南京兒童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進修和學習。
三、 儀器設備
病理科至建科以來幾經搬遷由三間已經發展到了現在的十幾間,2006年科室購置了病理圖像分析儀、奧林巴斯BX51顯微鏡以及羅氏熒光定量PCR循環儀。2015年科室進行了擴建,分為病理技術區、病理診斷區和PCR實驗室三個獨立分區,采購了萊卡石蠟切片機和櫻花全自動脫水機。隨著科室人員診斷水平的不斷提高,如今病理科已成長為業務覆蓋病理、遺傳、PCR、皮膚脫落細胞、呼吸道病毒檢測等多專業的成熟科室。
張大文 科主任。1991年畢業于徐州醫學院臨床醫學。曾在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病理科、南京兒童醫院病理科進修學習。先后完成【先天性無肛畸形兒直腸遠端腸壁內運動神經形態學研究】、【小兒血管瘤雌激素受體表達水平的研究】、【 先天性巨結腸類緣病的臨床病理研究及術前診斷的探討】等科研項目,并在國內外醫學刊物上發表醫學論文多篇。擅長兒童腫瘤病理診斷。
吳寶玉 副主任醫師。2004年畢業于徐州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2012年安徽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曾在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及北京兒童醫院病理科進修學習,在國內外醫學刊物上發表醫學論文多篇,多次參加中華醫學會病理分會,積累了豐富的病理診斷經驗。擅長兒童腫瘤病理診斷。
王晗 副主任醫師,2010年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臨床病理專業,2017年徐州醫科大學在職研究生畢業。曾在南京鼓樓醫院病理科實習,徐州市附屬醫院病理科、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病理科進修學習,在中華病理學雜志上發表過多篇學術論文,多次參加中華醫學會病理分會,積累了豐富的病理診斷經驗。主要研究方向為兒童病理診斷尤其是兒童腎臟腫瘤的病理診斷及鑒別診斷。